168体育官方网站物流专业范例6篇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20

  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与日俱增,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多元化要求,无论是创业教育或是专业教育教育本质都是培养人才,为社会与用人单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与高素质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质是一致的。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专业教育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使学生接受专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学生成长成才内容方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相同。

  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两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培育各类人才。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扭转学生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创业实践技能,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专业教育是通过教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型人才,学生通过专业化学习掌握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类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标重合。

  创业教育重在强化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内容决定着创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意志品质,也应当培育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使学生终身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事、做人,学会生存,这些与专业教育突出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同效的。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起点,也是基础,成功的创业需要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团队协作的,对于大学生而言资金与经验教育匮乏,但是知识与技能却成为了重要的资本,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加之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设计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学生在学校期间必须具有夯实的专业知识积累,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够不断提高创业水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相连,在专业教育平台上任何创业实践都会运用各类知识,所以必须将专业教育深化具体化,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与创业教育中的创新创造能力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加强两者的有效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满足物流行业技术创业需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应当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扭转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对这两类教育进行正确认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创新教育水平,深化教育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中应当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业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与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效融合,依托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与教师、管理者齐心协力,才能够提高教育水平。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应当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我国教育体系并未有效解决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育质量,例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几乎难以涉及创业教育知识,创业教育工作教师,又并不是专业教师,所以导致两类课程体系分割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难以有效融合开展。新时期应当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入手,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并且以科学合理的形式融入专业教学中,在部分专业教育中增设创业教育方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改革,使学生增强创业素养。

  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重要性,扭转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当对教师展开针对性培育,使教师不仅成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应当为教师提供多元化便利,制定激励策略,对于优秀专业教师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有助于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创业经验。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业实践指导。高职院校也可以到企业上聘请成功人士,或者是专业领域的创业者,担任本校的兼职教师,或者是举办讲座等,交流创业经验,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在创业过程中,部分学生会放弃原专业成功创业,但是隔行如隔山,学生的专业都有一定的基础,相对于其他的陌生领域来说,学知识在本专业内展开创业,更具成功的可能,但是创业与专业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专业教育服务创业教育理念,从多角度多层次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并且对于创业内容予以较多的支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使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

  我们能够看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高职物流管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两类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使学生更好更快发展,切实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增强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应当明确人才培育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和效率,通过教师耐心的引导与学校大力支持,才能够加强两类教育的有效融合,进一步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出就业,2015(5):51-54.

  [2]王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招生与就业,2013(26):52-56.

  中职物流专业物流概念教学整体概念据调查,物流专业学生对物流概念完整掌握的比例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物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对中职物流专业基础课中物流概念的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一般来说,各学校中职物流专业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时候,往往将物流基础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与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同期开出。新生刚结束九年义务制教育,对语数英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教学过程中适应起来非常快。相反对专业基础课来说,他们既没有理论学习的基础,也没有社会实践的基础,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状态。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和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每年以远高于GDP的增速的发展速度快速扩张,催生出旺盛的从业需求,进而引发了中高职、本科院校物流类专业的开办热潮。大部分从事物流教学的一线教师,基本上未从事过物流行业相关实践,甚至从未参加过物流类专业的系统理论学习。授课教师对物流业务理解不深,自然难以对物流的概念有整体上的认识,在教材处理中存在着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现象。

  物流作为新鲜事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一,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物流是个整合的概念,它将以往长期存在的相互分离的运输、仓储、装卸等职能整合起来,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看待,将所有的外部条件输入看成是系统输入,输出的是符合客户需求的同时,总体成本最低的服务。第二,具有信息化特点。物流概念的提出及系统优化的过程均离不开高速发展和扩张应用的信息技术。第三,具有时空范围广,跨越大的特征。物流从时间角度来讲,运输、仓储、配送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都有一定的空间要求,都在创造时间、空间价值。物流的概念内涵丰富广博。

  应用知识迁移的手段,我们发现,物流这一概念可以运用《市场营销》中关于产品整体概念的方式来进行立体诠释。

  核心层是物流整体概念最基本的层次,它描述的是物流这一服务的核心内容,即为物流活动需求方提供最基本的功用。满足他们最核心的需求,它可以是仓储,或者是运输,抑或是流通加工等,或者是这些业务的衔接和集合。实际上,核心内涵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服务”。

  有形层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所承诺提供的物流服务产品各个标准体系。它定义了物流服务提供商所提供服务的各种细部特征。不同的物流产品在满足需求者的过程中可以在此层次被比对和选择。

  附加层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物流服务过程中,除去服务承诺的部分以外,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办法为需求者提供超出顾客期望的部分。

  根据以上三个层次,我们可以依次分析中国、美国两个不同经济体对物流概念的区别。

  例如,2013年10月某日,上海市南京路上某金店在打开当天收到的三个包裹时,发现其中的一个装有价值20余万的包裹竟然空无一物,让我们来分析下最有可能的窃贼是出现在哪个环节的哪个人?

  通过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电商快递业着手,引入涉及整个物流运输、仓储、装卸、配送诸环节的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粗线条的流程描述,使学生能对一般的物流职能和环节有初步的了解,为理解定义扫清概念上的障碍。

  例如,物可以扩展为物体、物块、物料、物资等;流可以扩展为流动、流向、流转。在黑板上列举以上新词,然后让学生在课中对照物流定义,选择最为合适的扩展词语。

  紧扣“物流”这一主谓结构词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将字扩展为词,让学生充分讨论、任意搭配,然后再进行概念讲解,除去错误搭配,形成最佳组合。

  在物流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几个容易出错的问题。第一就是概念中“实体流动”即是运动状态,也可以是静止状态,进一步可对应出“运动状态―运输或配送”、“静止状态―存储”,两种状态均为物流的重要职能;第二是概念中的“信息处理”,很容易被误认为不属于物流范畴。此问题可通过物流概念层级中有形层中关于“有机结合”的特征进行解说。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如何有效提升各环节联系,如能结合案例来剖析,效果更好。

  引入思维导图学习法,实现物流概念整体学习和全面记忆。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物流整体概念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物流概念认知的主要学习方法,通过“认识物流概念”――“物流的作用”――“物流的分类”……逐一扩充的形式,将物流的基础知识扩充绘制成若干张思维导图,从而从整体上认知并掌握物流概念以及其他定义。

  1.确定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的图样示例。通过浏览展示的形式,将常用的几种思维导图案例介绍给学生,并简要介绍手工绘图过程中的要点。

  2.明确项目的主题。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可以将活动的主题定为“物流的整体概念”。

  3.确定下级结点内容。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可选择“核心―有形―无形”、“区域―国内―国际”等不同的结点划分方式。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许多独立学院开始思考和调整办学思路,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独立学院的视角下,分析了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宗旨和要求,提出调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有公、技工学院和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体系;独立学院以专业广泛、办学灵活等特点,受到不少学生欢迎。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也不同于技工学院侧重学生最基本的就业能力培养;独立学院既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需要学生学会相关行业设备的操作。其中,独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就体现了独立学院办学的这一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1],全国许多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试点学校,进行了应用型高校办学的思考和讨论。针对转型期的应用型高校改革,一些研究高校教育的学者也提出自己的思考。例如,邵丹和朱林莉认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期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设立既有实用性又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体系[2]。李晓东和李道胜则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行业需求[3]。笔者以独立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为背景,探讨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物流管理是一门以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知识为基础,以运筹学、统计学、国际货运、生产运作管理、港口管理等商科知识为依托,加之相关的物流设备操作和管理技能实训综合形成的专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业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性。物流管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中货物移动所带来的问题。例如物流从业者需设计和优化物流运输线路、合理安排装卸货物等日常生产所面临的情况等。这一要求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必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物流设备操作能力。因此,纯课堂教育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需要。第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混合性。物流管理专业既然是基于实际生产管理所开设的专业,其专业知识内容也必定涵盖日常生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多学科混合的特点。例如港口管理这门课程,其内容既有港务管理、港口生产管理等管理学内容;也有港口设备操作使用及维护等工学内容。多学科混合的特点使得一般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安排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传授专业知识。第三,专业知识具有层次性。如同其他学科一样,物流管理专业的内容虽然涵盖广泛,但是专业知识之间也具有层次性。现有的课程安排大致是这样的:大一安排物流学和物流管理课程;大二安排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实践内容;大三安排国际货运、集装箱管理等物流管理内容;大四安排专业实习。此课程安排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但也有不足之处。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课程的专业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本科教育和高职大专教育的教学要求不同。现有的独立学院大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课程设置上与高职大专有所不同。但是,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以及独立学院的教学层次都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熟练操作为主。这就导致了物流管理的课程出现了“三不像”的现象:既不像本科教育那样要求教学有深度、有广度;又不像高职大专那样教授实用技能;更不像成人教育那样只传授基本知识。这些问题都体现在课程的安排上,形成了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困境。

  独立学院未来的教学发展之一就是完全学分制。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放弃过去的固定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选课和自主发展的限制,强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物流管理专业现阶段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商科平台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安排相对固定,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低,不能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而且,除了实训课采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大都采用笔试或者论文的方式考核,缺乏灵活性。

  因为独立学院财政和场地的原因,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开设都遇到了困难。缺乏有效的实训课程体系,使得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显得尤其缺乏。这些实训课程大都只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3D模拟操作,缺乏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实训课程减少势必造成理论课程的增加,学生抱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成了“文科”课程。可见,实训课程的多少好坏直接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品质。而《指导意见》明确说明“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1],强调了实训课程在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中的重要地位。理论课和实训课安排问题还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存在时间和空间分离的现象。例如,很多高校的供应链实训课程比起供应链理论课程滞后一个学期,学生先学习供应链管理理论,下一学期才开始供应链软件的模拟实践,学习过程出现断层。虽然任课教师可以安排课内实践学时进行补充,但仍不是长远之计。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专业,其课程内涵也较为广泛。现有的课程体系大都是管理学知识加上几门物流学必选课构成的。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了解企业物流的过程,却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形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港口物流、跨国物流、电子商务物流逐渐兴起,面临海洋物流的崛起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等世界新经济潮流,物流课程需要全面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才能完善物流课程体系。

  总结现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传统教学强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制定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标准化、专业化人才。然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同一套标准的教学流程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的建议:

  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的设立,是新时代对于独立学院办学宗旨的一次转型要求和机会。“应用”的本质并不是放弃教材、放弃专业属性,只关注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应用”本质应该是在已有的学科基础之上对专业教学内容去伪存精、化繁为简,根据行业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以及优化实训课程。转变传统上以“教纲为主”、“研究为主”的教学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科专业设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课程安排,学生大学四年将按照此计划进行专业培养,课程设置较为固定。独立学院实行完全学分制之后,教学计划可以把原有的四年课程内容转变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大学公共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课程等)、商学院平台模块(电子商务、ERP系统、运筹学等)、物流管理专业基础模块(物流学、物流管理等)、物流实践环节模块(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等)、物流仿真实训模块(供应链仿真模拟实训、物流运输仿真模拟实训、配送中心仿真模拟实训等)等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块。此外,调整选修课的数量和比例,完善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自由度的课程组合选择,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

  以“应用为主”是整个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核心,实训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应该基于行业应用。在当今物流行业应用之中,订单填写和录入早已实现二维码化,使用RFID或摄像提取订单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而现有的实训课程很多还停留在人工制单,或者软件模拟制单的阶段,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这样,学生只能学会简单的物流制单操作,而不能完成实际物流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不能很好地进行物流服务和营销。因此,实训课程要做到有限的资金投入下结合行业应用,对口相关产业链需求,改革实训课程内容,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面对独立学院现有的办学情况,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困难。既然不能“面面俱到”,那突出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体系将成为独立学院物流课程设置的一种方法。以笔者所在的物流专业为例,通过创建以港航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专业,不仅加强了专业的实用性和学术层次,也深受学生的欢迎。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之际,应根据自身教学定位与相关行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为高校学生提供以行业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安排,逐步形成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的新型独立学院专业课程发展之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7-04-09].

  [2]邵丹,朱林莉.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254-255.

  伴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大多数中等技术学校都是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不久,在很多方面缺少实际经验,这就造成了教学方面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具有物流学科系统理论知识和物流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满足现代社会物流方面人才需要,各中等技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招生数量也相应逐年增加,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必然后果即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严重匮乏。这种缺乏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这就对各高校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物流管理知识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当代物流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缺乏对物流管理专业准确的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目前尽管很多技校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但是很多技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特色不明确。很多中等技术学校设立的专业教学体系相当宽泛,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样样都学,但样样都学不好”的严重后果,可是想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每个人都要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以上那种局面。很多技校直接复制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最后导致各学校体系趋同,难以满足现代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不规范的课程体系设置造成了学生缺乏就业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的设置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人才。但是纵观很多高校,他们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都存在问题。有的技校课程体系设置随意性强,没有根据现代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是根据教师特点进行课程体系设置,这样就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标准。

  第四、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势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促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付诸实践。虽然适应物流管理发展需要的教材也逐步增多,但是据调查很多教材内容交叉重复,陈旧老化,相互抄袭严重。

  第五、缺乏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科学体系。目前很多中等技术学校为满足教学要求却是设立了一些物流实训基地,建立各类实训实验室,在物流实训软件和硬件方面如自动化立体仓库、pos 系统、RFID 设备等进行了投资。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原因很多包括教师自身教学侧重原因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各技校在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将实践环节更多更好地融入学生学习中。而在当今社会就业激烈的竞争中,实践居于重要的位置,很少有企业愿意招聘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才,如果那样,企业完全可以用书作指导。

  第一、各技校必须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技术学校应该鼓励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而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以此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教学老师只有更深入的走进学生实习的基层单位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工作工作流程才能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更新鲜更实际的例子。

  第二、更加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本专业的特色。各技校对物流管理人才目标培养定位不明确,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重要原因。建议各技校结合自身特点,在集中发展本身有事的基础上,设立更加明确的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第三、更深入地展开调查研究,并按照教指委的指导来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系。对此,技术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展开更多的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调研,与国内外其他技术学校或者优秀的高等技术学校相关的物流管理方面人才进行交流探讨,为更合理的课程设置提供科学基础。

  专业英语(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都属于专业英语范畴。高等院校的专业英语是以基础英语教学为前提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更多的专业特征,其内容也形式多样。

  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合作日益深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能够以外语为工具进行专业交流,掌握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是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物流这一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学科尤为重要。

  专业英语是英语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的有机组合,是一门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接收先进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课程。不能单纯地将专业英语的教学重心放在专业基本知识的了解和专业词汇的掌握上,要重视培养学生将英语作为工具应用于专业领域的能力,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开阔专业视野。然而以往的专业英语教学主要侧重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必须进行必要的改进。

  要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思想,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各个专业的具体特点和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应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而又个性化的专业英语教学体系。

  要想做好专业英语教学必须首先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应用的重要工具,不单纯是扩展专业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更是学生进行专业领域探索学习的有效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考虑到其具体的英语水平,同时兼顾兴趣,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还要考虑到实际工作应用情况,切不可一味地增加理论深度,脱离实际培养目标,要重视英语这一工具与专业领域的渗透结合,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应用的系统平台,使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而不是一味地学习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英语工具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同时培养具体的应用能力,从事专业工作,促使学生完成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将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教材建设尚不完善,同时物流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种大教材观,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具体特点和发展趋势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特定教材,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以物流工程专业英语为例,可以选择基本物流概念、各种专业领域技术等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增加一些介绍具体物流运作的材料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教育内容选材要广泛,不仅要有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文献和科普读物,还可以包括文摘索引、专业论文、专著节选、技术合同、产品样本等多种形式;从专业内容选取来看,要注意体现物流工程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例如机械工程、管理工程、运输功能等多领域。同时应使教学内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载体,便于学生进行专业表达和交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能够综合地反映整个学科体系,重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突出时代感,反映物流工程学科高速发展的现状。

  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及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该重视教学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充分发挥课堂的导引作用,综合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作业、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应特别强调情景教学,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地创造与教学内容相辅的实际运作场景,将课堂理论知识演化为直观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让学生以英语为载体进行物流运作练习,解决物流作业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仓储作业实验,模拟工作时学生相互交流以及各种表单的制作和填写都采用英文,教师作为主管合理地进行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实践中完成了学习,实现了从学习英语到使用英语的转换。教师应注意紧紧地围绕教学培养目标展开,同时要注意难易度的把握,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当今社会资源极为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充分地利用各种学习载体,建立多元化的综合学习平台,特别是网络平台,教学不应局限于一种形式,不应完全受到教师和课堂环境的束缚。利用网络沟通的快捷性,可以建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平台;同时可以利用校园讲座以及参与相关专业国际会议的形式进行专业英语学习,为有限的教学资源形成良好的补充。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接受知识,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可以将环保意识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物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查阅国外相关的技术资料,让学生理解集约型物流的涵义,培养良好的品德,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绿色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天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评估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要适应新时代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建立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考评体系。要注意考核的过程化,弱化期末集中考试功能,建立学生学习的长效考核机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避免依靠死记硬背和突击集中复习的现象,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风。应尽量采用形成性评估,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要注重以考核为手段,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可以引入多种考核形式,比如撰写相关领域的综述报告,168体育最新官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某一比较具体的物流技术领域进行文献索引查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资源,要求每一组学生都相互讨论,进行分工写作,并保证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能够表达正确、连贯,在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撰写综述报告过程中重要注意分析该学科领域的现状,要重视外文原文文献的查询,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比如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某一专业领域存在的差距,如何合理地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综述报告教师可以不进行直接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安排一定的主题演讲,对其在成绩上给予倾斜,中央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机会,还可以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采用口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式的交流,有针对性的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需要不断地根据物流专业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同时也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不断创新,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和方法,否则将会损害我国的物流教育发展。

  作者单位:王成林,刘红,王微怡,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赵莲萍,中央广播电视电学;王宏波,哈尔滨第二十四中学

  [1]何亮,周细应,刘延辉. 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1:29-31.

  由于自己在大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也通过了助理物流师资格并且掌握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物流方面知识。当得知自己即将进入的公司为xxxx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时,对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感到十分欣慰。可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别比我想象的大得多,书本所说的完美的供应链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也促使我努力地学习知识,以弥补学校理论知识上的欠缺。

  我所属的服务贸易部,经营着公司的自营仓库,虽然只有6300平方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仓库现场工作人员、单证操作人员和业务洽谈人员,这三个部门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不得不说能在服务贸易部工作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部门你能清晰地看到整个供应链的过程,而不是对每个部分片面的掌握。

  考虑到部门发展的需要,我也参加了一些单证方面的考试,一方面能使得自己对单证有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于报关报检行业在资格证方面的限制,也希望自己的证书能在企业注册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平时经常有机会为领导做文字处理的工作。大概是自己太自信自己的水平,在曾参加的电脑考试中,超乎常人的打字速度,让所有人侧目而视。但工作和考试毕竟是不同,考试的差错只是让我的分数中少一、两分而已,但实际工作中的差错却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所以现在每份稿件,我都会仔细地检查几遍再交给领导。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就拿物流管理链中著名的“丰田管理链”来说,丰田创造的“精细生产方式”一直是众多物流公司所趋之若骛的目标。这种精益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贮运、销售和销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目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都是经过精心筹化和计算的。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难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正是这种细节的力量,使得丰田汽车在销售价格,油耗指标等各方面超越美系车、德系车,在汽车行业独占鏊头。